黔西南卡林型金礦聚集區(qū)構造地球化學弱信息提取方法(預披露)
黔西南卡林型金礦聚集區(qū)構造地球化學弱信息提取方法
一、成果基本信息
成果基本信息 | 成果名稱 | 黔西南卡林型金礦聚集區(qū)構造地球化學弱信息提取方法 |
成果所屬單位 | 貴州師范學院 | |
成果所屬領域 | 資源與環(huán)境 | |
成果關鍵詞 | 構造地球化學;卡林型金礦;弱礦化信息 ;找礦技術 ;貴州 | |
成果所屬學科 | 勘探地球化學 | |
交易方式 | 面議 |
二、成果簡介
黔西南卡林型金礦聚集區(qū)作為滇黔桂“金三角”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找礦已經全面進入“攻深找盲”階段。但是,土壤地球化學、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巖石地球化學等傳統(tǒng)化探找礦方法難以有效提取深部成礦信息,黔西南卡林型金礦深部和外圍找礦工作面臨窘境。為突破傳統(tǒng)化探找礦方法在深部礦產資源探尋中的難點,基于貴州泥堡金礦床外圍區(qū)域1∶5萬土壤地球化學和1∶5萬構造地球化學弱信息提取方法的對比分析和綜合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系統(tǒng)厘定了構造地球化學弱信息提取方法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在布樣方法、采樣原則、采樣介質、樣品數(shù)量、樣品測試、異常確定、數(shù)據(jù)選擇、成圖方法、異常分析等方面建立了可供參考的操作方法;(2)驗證了構造地球化學方法提取深部弱礦化信息的有效性,同時具有經濟、實用且高效的特點;(3)基于構造地球化學異常結果,圈定了4個綜合異常,對成礦條件較好的Ⅱ號異常進行工程驗證,取得了顯著找礦成果。
三、成果轉化預期:
社會效益:
(1)破解傳統(tǒng)的地球化學方法難以提取深部成礦信息的難點,為圈定可供工程勘查的找礦靶區(qū)提供有效信息。
(2)完善技術方法,建立貴州省構造地球化學測量的地方標準,為構造地球化學方法在貴州金、鉛、鋅等熱液礦產的找礦勘探提供技術標準;
(3)擴大貴州省卡林金礦資源規(guī)模,推動金礦資源地區(qū)的鄉(xiāng)村振興;
(4)為適應國內和國際的深部找礦需求,提供基于貴州特色礦種的典型案例;
(5)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推廣貴州找礦的理論成果和技術方法。
經濟效益:
(1)大幅降低地球化學勘查中的取樣數(shù)量至60%,有效節(jié)約成本;
(2)貴州現(xiàn)有金資源量700余噸,為建立貴州1000噸黃金資源基地(3000億元)提供找礦靶區(qū)的化探信息。
四、前期已轉化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
(1)該方法在貴州多個金礦床的找礦實踐中得到有效應用;
(2)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
(3)申請建設貴州省構造地球化學測量的地方標準。
特別聲明
1.本公告僅對成果進行推介,接受意向方咨詢與洽談,以上介紹中的內容僅供參考。
2.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通過自身網站及相關媒體發(fā)布的項目信息并不構成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對任何項目的任何交易建議。意向方應不依賴于已披露的上述信息并自行對項目的相關情況進行必要的盡職調查和充分了解。
項目聯(lián)系人 :趙經理
聯(lián) 系 電 話:15085914974